二战时,一位瑞士警长为救犹太人伪造证件,最终遭到德国指控

发布日期:2025-10-11 21:34    点击次数:50

1939年4月3日,瑞士东北部边境小城圣加仑飘着细雨。州警察局大门前,保罗·格鲁宁格抱着装满个人物品的纸箱缓步走出,这位昔日威风凛凛的总警长此刻制服上还沾着未干的咖啡渍——就在半小时前,他收到了正式解职通知。

这位在同事眼中连警徽都擦得锃亮的模范警官,突然沦落到如此境地,让整个圣加仑警界都为之震动。更残酷的打击接踵而至:1940年秋,法庭以违背就职誓约的罪名,判他缴纳1313瑞士法郎罚金(相当于当时普通工人半年工资)。格鲁宁格沉默地交还了配枪,甚至配合完成了羞辱性的心理评估。

失业后的日子异常艰难。市政厅退回了他开当铺的申请,退休金也被大幅削减。在熟人社会的小城里,这位问题前警长只能靠兜售雨具、贺卡勉强糊口。有时清晨送货,他会刻意绕开曾经执勤的街道,避开旧日同僚的目光。1972年寒冬,81岁的格鲁宁格在租住的阁楼里咽下最后一口气,连讣告都带着争议人物的暧昧措辞。

展开剩余67%

时间倒回1891年,圣加仑雪茄店老板家诞生的这个男孩,曾是整个社区的骄傲。少年格鲁宁格在足球场上的英姿至今仍被老球迷津津乐道——他带领本地球队夺得1915年瑞士联赛冠军时,看台上的欢呼声几乎掀翻屋顶。一战的硝烟中断了他的运动生涯,但战场归来的青年很快在警界崭露头角。1925年升任警长时,他西装口袋总插着妻子爱丽丝准备的方巾,接待过包括裕仁天皇在内的各国政要。

转折发生在1938年那个多雨的春天。随着纳粹迫害加剧,越来越多的犹太难民涌向瑞士边境。某夜值班时,格鲁宁格遇到浑身湿透的奥地利犹太医生罗森堡一家,他们被撕碎的护照碎片还粘在衣领上。警长办公室的台灯亮到天明,次日清晨,边境登记册上神奇地出现了1938年3月入境的墨迹——比实际日期整整提前了两个月。

此后八个月里,这样的时间魔法不断重演。格鲁宁格会故意把咖啡泼在登记簿上制造涂改痕迹,或是弄丢关键文件。直到1939年2月,柏林盖世太保送来抗议照会,附带着三十多份可疑的入境记录。瑞士当局立即展开内部清洗,最终在边境哨所的废纸篓里,发现了格鲁宁格练习模仿上级签名的草稿。

1995年春天,圣加仑地方法院的档案室传出碎纸机的嗡鸣。法官伯尔尼擦拭着老花镜宣布:撤销对格鲁宁格的全部指控。此刻距他去世已23年。在修复的名誉证书旁,摆着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颁发的勋章——上面用希伯来文刻着凡救一人,如救全世界。

如今在圣加仑公墓,参观者常会在某个简朴的墓碑前驻足。花岗岩上除了夫妻姓名,还有一行特别的铭文:他的墨水笔改写了360个犹太家庭的命运。附近花店老板说,每年春天总有人匿名送来蓝色鸢尾花,花瓣上凝结的露珠,像极了当年边境线上未干的泪痕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下一篇:没有了